学校实验教学相关政策
学校一贯重视开展教育思想观念的学习与研究,注意以先进的教育思想观念指导学校的教学改革,不断积累和总结办学经验,逐步形成了体现时代要求的“以人为本、质量至上、文理融通、全面发展”的先进教学指导思想和教育理念。确立了培养“德才兼备、基础宽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强”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和“立足山东,面向全国,服务于区域发展和行业建设”的服务面向定位。积极推进实验教学改革,根据人才培养目标规划大学生在校教育的全过程,构建了“多层次,模块化”的实践教学新体系。达到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统一、课内课外相互衔接,校内与校外相互补充,基础训练和综合实验相互结合的目的,促进了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
学校对实验教学定位明确,思路清楚,有周密的规划和一系列的政策和举措,详见(10426_2_c.pdf)。实验教学的相关政策,正确处理了实验教学与学校其他工作的关系, 形成了领导重视实验教学、政策导向实验教学、队伍保障实验教学、科研促进实验教学、管理服务实验教学、学科提升实验教学、经费保障实验教学、制度规范实验教学的氛围和工作格局。从1998年开始,学校加快了本科教学实验室的建设步伐,确立了“优先扶持影响广、受益面大的实验中心”的原则,“化工实验教学中心”被列入学校优先重点建设的实验教学平台。
近年来,随着“化学工程”山东省强化建设学科、教育部“生态化工”重点实验室(筹)和山东省“清洁化工”重点实验室,中央与地方共建基金、山东省骨干学科等学科建设项目的实施以及迎接教育部本科教学质量评估,学校加大投入实验中心的建设力度,大幅度提高实验教学装备水平,为提高教学质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从2002至2007年投入到本中心的仪器设备经费达1800多万元,大大改善了中心的实验教学条件。
学院细化了相关的管理制度,如设立实验课教学专门聘任制度,实行实验课主持人和主讲教师制,聘请一批具有高级职称、同时承担科研任务的教授、副教授主持实验课,形成了一支以专职教师为核心、兼职教师为骨干的教学队伍和以专职实验技术人员为主、研究生助管的实验技术队伍。这两支队伍的形成,既保证了实验教学队伍的稳定和水平的提高,又为实验教学注入了现代科学的研究方式和思维,有效地促进了实验教学内容的更新与提高。
实验教学定位及规划
实验教学是构成高等学校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引导学生科学思维、培养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方面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和地位。化学工程学科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极强的学科,在课程教学内容中包含大量的设备结构、性能以及与操作相关联的具体细节。无论是进行本学科的应用基础研究还是产品技术开发研究,都需要从实验室开始,对书本中的基本理论进行消化和理解,对工业过程的规律进行发现和总结,对工业设计数据进行实验求证。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和创新素养也必须在实验室里得到培养和锻炼。
中心实验教学理念是: “立足工程、着眼企业、跟踪科技”
(1)化工过程又称化工单元操作,是从化工生产过程中抽象出的以物理变化为特点的、基本的工业单元过程。化工过程从基本化学原理出发,掌握流体力学、热力学和化学反应动力学以及工业设备原理、构造和性能,采用新工具、新方法、新设备,优化化学反应和物理加工过程的操作条件,进行化学物质的高效加工和经济生产。
(2)化工过程实验是将工业生产过程中普遍使用的加工方法和设备、以缩小的规模和尺寸,更直观的形式再现在实验室中。化工过程实验是对化学工程师的基本训练。
(3)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化学工程学科对单元操作的认识不断丰厚;能源、材料、生物、环保、食品等新兴学科和行业对单元操作的需求或依赖不断增加。将化工过程扩展到通用的(包括能源、材料、生物、环保、食品等)“过程工程”,能加速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对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意义。
(4)在“过程工程”理念下整合学科群现有教学资源、增加新的通用过程设备和实验,避免重复建设,提高办学效率,使新兴学科在骨干学科带动下,高效和谐运转。
(5)立足工程、着眼企业,跟踪科研动向,精选实验内容。适当掌握基础与专业、理论与技术、传承与创新的相互关系。
(6)科学研究始终是实验教学的有力支撑和源泉。
(7)鼓励学生把学习与研究结合起来,在学习中研究、研究中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
(8)始终注意建设一支爱岗敬业、技术精湛、稳定的实验技术队伍,是搞好实验教学中心建设、提高实验教学水平的重要保障。
中心实验教学定位
化工过程实验教学中心的基本功能定位是:化工及相关学科人才培养的实验教学基地和科研、工程设计、技术开发和服务社会的多功能科学研究实验基地。根据化工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特点,充分结合社会需求和专业需求,遵循教学基本规律,合理、有效地组织师资队伍和教学资源,形成生化基础、过程单元、各专业模块及工程综合技能培训的四层次十二模块实验教学体系,以化学工程师的培养为主线,保证对学科群各专业学生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工程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中心的中长期目标定位是:通过不懈努力,把化工过程实验教学中心建成在全国有“过程工程”特色、有“制造先进设备”强项、规划合理、设施先进、具有辐射和示范作用的一流本科实验教学基地。
实验中心的整体规划
本中心从2000年始,计划用三个五年计划,实现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单位,为特色专业和特色学科群的建设提供支持。在已经过去的“十五”期间,中心重点建设了第一层次“生化基础”实验室,达到了预期目标,该模块目前已经满足教学要求。
中心计划“十一五”期间强化建设第二层次的“过程工程”实验模块。目前已经初具规模,今后两年的主要任务是适当控制数量规模和品种、充分发掘功能和潜力。
在“十二五”期间,进一步强化特色建设和专业建设,凝练目标、集中力量,争取挤身于一流学科和实验基地的群体之中。
继续执行“一体式、四层次、十二模块”实验教学体系,与课程教学一起,高质量地完成对大化工(化工、轻工、制药、生物、环保)专业工程师的培养和训练。
在未来三年内,吸纳5名企业高级工程师做专职实验教师,10名科研骨干做兼职实验教师;鼓励8青年教师国内外学习或攻读学位,到企业锻炼。
在未来三年内,增加设备投资1千万元,购买买激光多谱勒流场测定仪、液质联用和元素分析仪等大型仪器,增加新型单元的台套数。用100万元左右的资金,资助优势科研团队和学生的科研创新活动。
以“模块化”作为管理基础,精练专业实验内容,强化科学研究综合训练;有创新精神、善于思考、熟练动手和操作的工程技术人员。将教学和科研密切结合起来,实现实验教学体系与学科群科研实力的同步高速发展。
在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基础上,迅速达到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水平。通过不断探讨与实践,进一步凝练青岛科技大学化工过程实验教学的“工程”、“开放”特色。经过持续不断努力,把化工过程实验教学中心建成在全国有特色、有强项、设施先进、管理规范的教学科研平台;在本地区具有一定辐射和示范作用的一流本科教学实验基地。
实验教学改革思路及方案
激烈的社会竞争和时代的要求,使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必须密切配合、提高效率,对管理体制和教学内容进行改革。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和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实验教学观念,促进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协调发展。
实验教学改革的主要思路是:
(1)站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高度上,以服务社会、构建“产学研”链条为建设目标;以学科群的整体利益出发,不断完善“一体式、多层次、模块化、重开放”的实验教学体系和高效管理模式。
(2)在教学层面上,适当把握传承与创新的尺度,处理好:①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②验证性实验与综合性实验;③教学同科研;④教师辅导和学生自学(自行设计)几方面的关系。不断改进实验设备、更新实验内容、提高实验技术水平,增加学生动手和选择的机会,是化工过程实验中心近几年教学改革的基本特征。
(3)全面整合学科群的实验教学资源,规范实验管理,建设设备先进、资源共享、开放服务的实验教学环境,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师生互动、共同研究的氛围,是深化实验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
(4)不断改革实验项目和实验内容,切实抓好实验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规范实验步骤,加强学生的基本技能训练;突出个性能力发挥,强化创新实验意识,全面培养学生的化工技术与技能的综合知识、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过程基本操作技能和设计能力。
通过化工过程实验教学改革要达到以下目标:
1) 知识方面,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化工过程基础和专业基础实验方法、基本技能及基本理论, 了解现代化工过程设计与生产的新技术与实验知识;
2) 能力方面: 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初步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工程设计能力;
3) 素质方面: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科学的思维方法、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严谨的工作作风和钻研探索精神。
中心已实施的改革方案
(1)突出“工程能力培养”办学特色
为落实我校“保证本科教学质量”的办学定位,突出“工程能力培养”办学特色,组建了“化工过程实验教学中心”,整合了学科群实验项目,以服务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为主要目标、兼顾相近学科专业。对各工程专业的通用工业过程和设备,进行统一调配和使用,充分发挥实验设备的使用价值;建设了校内工程实训基地,旨在加强化工学科群本科学生的工程设计、过程开发和设备操作应用等综合能力的培养。
(2)多层次、模块式实验教学管理体系
通过多年改革与实践,逐步实行“一体式、多层次、模块化、重开放”的实验教学管理体系,淡化专业界限、按功能块布置的实验室。经过几年运行,改变了按专业或课程管理而造成的效率低下、职责不清的状况,进一步理顺了管理体制,扩展了各专业学生的视野,使学生有更多的选学内容和动手操作的机会,已取得明显的人才培养效益。
(3)实验教学科研相互支持
中心在人员管理、资源调配和实验室规划、建设,实验内容设置以及具体的教学、科研实施过程中,都统筹兼顾,使二者相互支持,共同发展。整合科研中试设备而成的校内工程实训基地丰富了教学资源。
(4)立足工程、着眼企业
新建设的单元操作设备尽可能接近工业化规模,强化培养学生工程概念的同时也为教师的科研成果转化成现实生产力提供服务平台。
利用工业化设备和现代控制技术自行组装学生实验装置,降低制造成本的同时还锻炼提高了实验队伍创新实验内容的能力和水平。
所有这些措施和努力,2007年9月得到教育部评估专家组的肯定。今后的主要努力方向是进一步争取实验室建设经费和科学研究的投入,不断完善管理体制,增加实验仪器设备套数,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
(5)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主导作用
为发挥骨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中心聘任实验责任教授和主讲教师,突出责任教授的主导地位,构建实验课程教学研究小组,组织讨论、研究各学科专业特征和过程工程技术应用需求,改进并更新实验课程体系,设计和更新实验项目,完善实验教学设计,编写和更新实验教学大纲,按课程体系实行分教学层次、分学科大类、分实验类型的过程工程技术基础实验教学。以骨干教师为榜样,开展师资技术培训和课程培训,开展实验教学研究与经验交流,实验技能比赛等活动,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吸纳企业高级工程师做专职实验教师,吸引科研骨干竟聘兼职实验教师,鼓励青年教师国内外学习或攻读学位,到企业锻炼,是中心不断提高师资水平的常规措施。
(6)成立教材编写委员会
中心成立了教材编写委员会,制定实验教材编写规划,编写出版实验教材,保证教材每2-4年更新一次;制定实验报告规范,明确实验报告的填写要求和批改要求;强调实验课堂环节的重要性,推行任课教师参与实验教学辅导和实验报告批改制度;每学期分配一定数量的化工学科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参与实验教学的辅导,加强实验过程的辅导,提高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
(7)积极开拓使用教学新手段
中心积极推广使多媒体技术用于各个教学环节,目前采用Powerpoint等软件制作实验教学课件70多个。
采用计算机仿真软件,培训进行学生水泵、锅炉、制冷、加热、反应、蒸馏、干燥、蒸发等生产过程的安全运转和应对非正常停车,使学生在校学习就对安全生产有高度的认识和具备应对的技能。
中心不断跟踪生产企业的技术进步,设计和制造出一系列具有先进控制方式、数据采集和处理系统的实验设备,使学生能够迅速适应企业生产环境。
充分利用校园网络和实验教学网络资源,是加快中心资源建设、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中心开发的中心网站和网络教学课程,扩大教学范围、拓展了教学内容,实现了网络教、学互动,促进了现代化教学的健康发展。网络工具在方便国内外交流,吸取兄弟院校同类实验室建设经验的同时,彰显了本中心的办学优势和特色。